7月12日,2022年《財富》中國500強榜單揭曉。據有關機構統計,該榜單中共有82家能源相關企業,包括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及國家電投、中國大唐等。另,還有13家光伏企業上榜,分別是:隆基綠能、通威股份、特變電工、中天科技、天合光能、晶澳科技、亨通光電、晶科能源、正泰電器、阿特斯太陽能、信義玻璃、陽光電源、福耀玻璃。
?
?
總體來看,光伏企業營收較傳統能源央國企還存在一定差距,比如光伏行業營收排在首位的隆基綠能,總額達809億元,在總榜單上排到第168位,緊隨其后的通威股份在總榜上排到217位。不過,《財富》分析稱,和上一年相比,今年上榜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有較大提升,500家上市公的營收總和高達62萬億元。
?
?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上半年,在國內外市場雙重需求疊加下,光伏行業保持住了高景氣度。據國家能源局統計,1-5月份,我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達2371萬千瓦,同比增加1380萬千瓦,共完成409億元投資,同比增長248.7%。截至5月底,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.3億千瓦,同比增長24.4%。
?
?
與此同時,美國、歐盟等地區對可再生能源需求再度攀升,也提高了全球光伏行業發展的預期。歐盟發布的“REPowerEU”能源計劃提到,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比目標從40%提升至45%,要求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提高到600GW(合60000萬千瓦)。
?
?
就在前不久,國家電網公布“年付預算第1次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”消息,再度“點燃”資本市場。國家電網透露,2022年度預算第1次請款,財政部共計撥付約399.37億元,投向風電、光伏發電及生物質發電,其中光伏發電約260.67億元,占比超60%,足可見財政層面對光伏行業發展的重視程度。
?
?
受政策利好及市場高期待值的影響,一眾非能源類上市企業也紛紛“跨界”布局光伏產業鏈,尤其是在原材料上。例如,主營養殖業務的正邦科技,在公告中稱將與國家電投簽訂協議,力爭在三年內建成生態光伏、風電、分布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,預計投資總額可達到400億元;主營玻璃業務的金剛玻璃表示,將投資41.91億元建設光伏項目,裝機容量約480萬千瓦。
?
?
業界認為,目前光伏正處于高速發展期,預計行業產能還將進一步擴張,市場需求也有望持續增長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,在“雙碳”目標下,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可以達到330GW(合33000萬千瓦),中國將占到三分之一,仍是產業發展的“主力軍”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